當你開始思考死亡的問題,
當你的腳尖不再懸空而是落地,
才是命運的齒輪轉動之際。
《芭比》的宣傳做的很早,從去年片場花絮流出就開始營銷。照片中,瑪格‧羅比與萊恩‧葛斯林穿著螢光黃與死亡芭比粉溜冰裝,引起大家吐槽,也為《芭比》做了第一波宣傳與「市場測試」。
長期以來「芭比無腦、物化女性」的刻板印象深植人心,大家紛紛對主創團隊接下這個不具備市場好感度的真人版表示疑惑。導演兼編劇的葛莉塔‧潔薇手握《淑女鳥》、《她們》的好口碑,瑪格‧羅比也因小丑女與《老娘叫譚雅》展現了與眾不同的女力表演(她同時也是製片人身分),就更別提萊恩‧葛斯林在女性觀眾心中的地位與形象了(「葛司令」不是叫假的)。如此的配置”感覺上”就不會是爛片製造機。
但隨著電影上映日期逼近,釋出的預告又讓人十分擔心:「莫非這真的是一部腦殘娛樂大爽片?他們這幾個人打算跟資本妥協了嗎?」
總之,我對《芭比》的期待一直伴隨著「它好像不太靠譜」的疑慮。直到芭比在舞池跳著跳著說出「你們思考過死亡嗎?」的預告釋出,我才稍微安心,並無比期待能在暑期檔看到這部聚焦於女性群體的電影。
第一時間搶先觀影後真的想大喊:「神片啊!大家快去看。」
只是有些話必須說在前頭(通常這樣開場應該就會知道不是什麼好聽話)。如果總覺得女性覺醒、平權思想、父權制、資本主義、階級論……等等議題需要嚴肅深刻呈現,那麼充滿塑膠感畫面,無厘頭笑料的《芭比》,可能就會冒犯你,讓你覺得膚淺幼稚又低俗。
但如果你真如自己所強調的那樣,是一位心胸開放、支持平權、接受多元的人,那麼在電影院觀賞《芭比》將會得到前所未有、嘉年華般的享受。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神奇彷彿一面「照妖鏡」,誰在現實中說一套做一套,都會在觀影後的內心反應得到應有的衝擊。這部電影真正做到了打破第四面牆,讓影片中所有諷刺、暗喻的一切在現實獲得印證,而且巴掌來得又快又準又狠。
《芭比》的敘事結構、呈現方式與營銷手法,在好萊塢眾多女性主義題材商業片中得到了一次「質的飛躍」,它的突破與創新喚醒了過去陳舊厚重的老生常談,賦予了更輕盈明快的現代靈魂。
女性題材是當今的流量密碼,也是變現利器。所有被標籤上「她經濟」的東西都會以各種形式換個包裝輪番上架。嗅覺靈敏的商人不可能不知道要掌握這個流量密碼,而這些商人很多都是男性,而非女性,亦如華納的高層、美泰兒玩具公司的高層。
《芭比》作為電影工業產品,肯定也是瞄準了「她經濟」,但區別就在於「誰把這錢賺得更有良心些」。
聰明的內容輸出者都會知道,越是尖銳敏感的話題,越是深刻嚴肅的思想,想要大眾化就必須深入淺出,以一種大家都聽得懂的話語去傳播才會有效果。當把西蒙‧波娃的《第二性》與《芭比》電影放在女性面前,二選一的情況下,我相信選擇看《芭比》的人會遠遠超越選擇《第二性》的人。
這便是我想強調的《芭比》建立在商業娛樂片中的價值。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部電影在女性議題的討論依然浮於表面,但如果連這樣表面的東西都有人看不懂或者排斥與抵制,就遑論讓更多人去接受更深刻的東西了。
(只是我必須說,《芭比》所探討的議題並不流俗,它的思想內核與邏輯具有高度的現代性與哲學思辯)
身為一位關心女性命運,並且不斷在自己的社群平台輸出內容的人來說,只要能讓更多女性意識到自身的命運,進而去創造自己的人生,無論以什麼形式呈現,那都是功德一件!
就像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她與其他作者合著出版淺顯易懂的《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始於極限:女性主義往復書簡》等書,自己也寫嚴肅深刻的社會學觀察,出版了《厭女》、《父權制與資本主義》等書一樣,她提供不同形式與內容讓大家選擇,而這些形式中沒有誰比誰更高級。
喊了那麼多女性覺醒,到底什麼是覺醒?
曾有讀者問我:「女性覺醒是什麼?我們要『覺醒』什麼?」
電影開頭,穿著黑白條紋泳裝的芭比轟然從天而降,所有玩著嬰兒娃娃模仿母職的女孩目瞪口呆。她們驚覺於「原來還有這樣的娃娃可以玩」,於是紛紛打破手上的嬰兒娃娃。
這是覺醒。你開始發現「我是有選擇的」。
忽然思考了「死亡」這個問題的芭比,隔天起床之後能聞到自己的口臭,洗澡水變得超冷,土司烤焦,牛奶過期,腳從踮腳變成扁平足。她慌張失措,覺得自己的世界失序了,於是在「我怎麼了」的焦慮下開始尋求答案。
這是覺醒。你開始發現「我與現實是格格不入的」。
電影中為我們呈現是更隱晦的覺醒,順便跟我們展現芭比完美的一天,從完美起床、換裝、吃早餐、跟所有人打招呼、換裝去玩、換裝又去開派對……日復一日,非常甜美又異常幸福。只是如果日子真的就是這樣一直重複,你接受嗎?(粉色的塑膠人生,這也是很諷刺了)
我無法,我無法接受這毫無意義一直重複循環的日子,即使它很完美。
所以誘發芭比覺醒的是「死亡」,死亡代表這一切有一個結束。身而為人,我們從小就知道人終有一死,如果生命有盡頭,那麼在抵達盡頭前我想做什麼、可以做什麼呢?
這就是為何死亡成為芭比自我意識覺醒的誘因。一切在她提出死亡之後變得不再像從前,也意味著一個人一旦意識覺醒,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至於死亡是什麼時候出現在芭比腦袋裡?
電影後來為我們解密了,也就是玩這位經典芭比的美泰兒公司的前台小職員。她憂鬱、憤怒、焦慮,跟女兒有嚴重代溝。她把人生中的黑暗面傳遞給了芭比,導致芭比產生了意識覺醒,也順便解釋了女孩玩芭比娃娃是一種自我投射。因此有些女孩長大後就會試圖破除芭比的完美,以破壞她來發洩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有臉上被塗鴉、頭髮被剪得亂七八糟,雙腳會劈腿的「怪芭比」出現。
這是覺醒。你開始發現「我不想要批量製造的完美」。
再來就是美泰兒櫃檯小職員媽媽,為了喚醒被父權制奴役的芭比們時那段激情四射的言論了:
「我們必須時刻做到無可挑剔
可事與願違,我們又總是一錯再錯
你必須瘦,又不能太瘦
你不能說自己想瘦,你得說 你是為了健康
所以不得不逼著自己瘦
你要有錢,但是不能張口要錢,否則就是俗
你要往上爬,但不能靠手腕
要有領導力,但不能壓制別人的想法
你必須喜歡當媽媽,但不能整天把孩子掛在嘴上
你要有自己的事業
但同時你得把身邊的人照顧得無微不至
如果男人幹了荒唐事,就是女人的問題
這很離譜
可如果你公之於眾,他們就罵你是怨婦
你要為男人而美,但不能過度
讓男人有非分之想
或者讓女人有危機感
因為要想融入女人圈,就不能過於突出
你必須懂得感恩,但是別忘了系統是受操控的
你要想辦法接受,同時還要心存感激
你永遠不能變老,永遠不能失態
永遠不能炫耀,永遠不能自私
永遠不能消沉,不能失敗,不能膽怯
永遠不能離經叛道
這太困難了,處處都是矛盾
而且絕對不會有人獎勵你或感謝你
到了最後,你不但做錯了所有事
而且所有的錯都怪在你頭上」
這是覺醒。你開始發現「他人對我的要求充滿矛盾
整個芭比世界的介紹是非常流暢並帶有各種反思與諷刺意味的呈現,甚至把芭比玩家的手法以及心路歷程都描述完整絲滑地帶入劇情,即使看不懂那些隱喻或自嘲,也能從真人比例的塑膠粉色娃娃屋裡感受到「我以前就是這樣玩芭比」的心情。
歡樂、塑料又荒誕,《芭比》從這裡開始定調成為一部不惜扯掉遮羞布也要自我嘲弄的電影。它不斷地反覆打破重建,並利用流行文化普及諸多概念,竟然還有人說它很說教?
這部戲是在討論「父權制與女性主義的對立」嗎?
是,也不是。
如果這部電影只是複製過去引起對立的女性主義電影,那麼它的魅力就會減少百分之七十。它對話的不僅僅是女性,更是「所有人」。這裡指的所有人是「曾經遭受父權制迫害的人」,無論你是男人、女人,亦或是LGBTQ族群。
我不知道擁護父權制的直男是否會看這部戲,但可能華納或美泰兒的高層會吧,他們就像電影中所描述的「父權制只是以更隱匿的手法執行」。只要這部戲能賺錢,偽裝成女性主義者或者被醜化、被拿出來打臉都可以。
想繞過對立談父權制與女性主義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女權運動就是為了反抗父權體制而生。只不過一直把對立拿出來冷飯熱炒也很無聊,撕裂社會秩序並不利於宣導平權。於是電影用了兩個世界來說明「無論男性掌權還是女性掌權,只要是極端的權力者都終將迫害另一個性別」(藉機也嘲諷了激進的女權主義者,看來這部電影註定也會得罪某些女人)。
所以肯尼在芭比世界淪為「第二性」,而芭比來到現實世界會發現一切不對勁的男性凝視與肢體語言冒犯。連最後看似大和解的局面都沒有放過對掌權者的批判:芭比總統不願意讓肯尼們得到更好的職位,只願意給他們「一點點」,還因此覺得自己非常偉大。
照進現實就是女性們能得到的工作機會跟芭比世界的肯尼是一樣的…….少,而有些人竟然覺得已經達成了性別平等。
錯誤的不是性別,是制度。都是執行父權制,區別只在於由哪一個性別主導而已。同理,男性也可以是女性主義者,如果你支持平權的話。
這也是芭比最後鼓勵肯尼並向他道歉的原因,她意識到自己過去在芭比世界也是父權制擁護者,她把肯尼視為附庸,從不在意他的想法。
如果能拋去性別,從生而為人出發,其實每一位受到父權迫害的人都是芭比世界的肯尼。我們以為奪回權力就能實現自我,其實依舊是附庸,如同肯尼把自我價值建立在「芭比能看見我」的基礎上。
芭比不需要愛上肯尼,肯尼也不需要愛上芭比,不需要是芭比與肯尼,而是「芭比是芭比,肯尼是肯尼」。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權力去建構自己,而不是被統治、被奴役、被歧視。
芭比們奪回權力的手法為何如此搞笑又降智?
很多人對這一段劇情都非常不理解,覺得導演/編劇小看了女人的智慧。為何自我意識覺醒後的芭比們不是以更有智慧的方法奪回權力,而是「裝傻」呢?
因為這依舊是一個反諷。女人想要男人真誠的對待自己,但自己為了拿住男人卻也使著各種小心機,甚至不惜賣力裝傻還洋洋得意。
兩性關係就在相互帶著面具的狀態下進行著,男人很無聊,很普信,女人很做作,很算計。簡直就是交友軟體中的對話框照進電影裡,兩性雞湯文裡的攻略再現。甚至也打了一些想看大女主劇情的觀眾一巴掌,以為會有什麼「證明我能比男人更強」的手法,結果竟然是「媚男」?看完後怒打一星評價。
拜託,其實這段很精采好嗎~
為什麼結局是去看婦產科?
芭比出現在真實世界就對著一群調戲她的建築工人說:「你們知道嗎,我沒有vagina,他(肯尼)沒有penis。」
作為娃娃,他們是去性癥化的。但身為人類,我們不是。
很多人對這個結局有疑惑,猜芭比是不是決定要當媽媽?(或者被車上躍躍欲試的氛圍感染,以為是要去面試工作準備在職場大殺四方→編劇早就看破你刻板粗淺的聯想,哈哈哈)
觀眾會有這個反應(想到生育)其實也呼應了女孩總是玩娃娃嬰兒,模擬母親。可是電影一開始就「破除」了這個刻板印象了,所以之後去看婦產科「絕對不是跟生育有關係」,而是成為人類之後「認識自己的第一步」。
搞懂自己的身體構造、性別屬性與特徵、特質,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這一點也呼應了芭比對建築工人所說的話。成為人類之後,芭比多了女性的私處,這是多大的改變與顛覆啊,從生理構造先「認識自己」。
有多少女人其實並不認識自己,尤其是「自己的身體」,所以也能視為一種「暗示」,告訴女性,你不必對自己的身體有恥感,不必對性有恥感,這都是很正常的。
因此,這個結局真的很有意思,是一個重要的昇華,把《芭比》從一部論述父權制與女性主義的電影,變成了哲學思辯。芭比甚至做了一個非常了不起且不凡的決定──離開對她友善的芭比世界,來到不友善的現實世界,與我們一起,跟我們一樣活在”父權制隱藏得更好”的世界。
我不由得在內心扣問:「如果是我,會選擇成為人類來到現實世界嗎?」
電影邏輯縝密,從女權父權制的對立、影響,進而討論更深的母題「作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彼此尊重,並深入探索自我」。這是哲學裡存在主義一直在反覆論述的問題,商業娛樂電影能做到這樣的論述已經是天花板級別了。
好吧,就算不這樣過度解讀,單純從一個真人版電影故事的角度出發,依舊是一部充滿驚喜、有著完整邏輯與世界觀的、讓人看到主人公成長弧線的奇幻冒險喜劇。很多女性朋友在電影院又哭又笑一起度過了兩個多小時,以觀影體驗來說,應該也前所未有的了吧?
《芭比》是一場奇幻爆笑的粉紅革命,不但重新定義了芭比,賦予了新時代的解讀,更重要的是沒有偏袒哪一個性別。有人說,但芭比還是找來瑪格‧羅比身材、臉蛋這麼完美的女人來飾演芭比啊,說好的多元審美呢?
難道所謂多元審美就是「不允許完美存在」嗎?倘若如此,那多元審美不過就是另一塊遮羞布罷了。
記住了,女人,你永遠不需要為了博得認同而拼命去自證。
芭比被抨擊的有多糟,
現實女性的境遇就有多糟。
-凱特謎之音
以下為延伸討論,節錄自臉書
母親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女兒回頭看時,知道自己走了多遠。
來聊聊電影《芭比》裡隱藏的「母女傳承」這條線。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兒仍舊困於母女關係,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與母親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
芭比覺醒的初始是因為對「死亡」產生了疑惑,這個疑惑則源自於現實生活中身為母親的美泰兒櫃檯職員想起了女兒小時候和她一起玩芭比的情景。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兒對她不屑一顧,導致她對自我產生了諸多懷疑。
芭比以為導致自己和現實世界產生連結的是一位女孩,當她充滿希望跑到女孩面前”相認”時,卻受到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批判。女孩代表的是「每一位對芭比產生質疑並厭惡的女人」,說她是父權的產物,是一個物化女性的象徵,讓女性主義倒退了50年。這類女孩對自己符合時代意義的正確思想感到無比的驕傲,對自己內建的女性意識深信不疑。
但女孩沒有想過,同樣都是玩過芭比的人,讓芭比產生覺醒的卻是自己的母親(那個代表思想落後又普通的女性),而非女性意識抬頭代表更進步的自己。
此一對照何嘗不是身為女兒的妳我與母親的關係,但我們從來未曾想過自己之所以不信服母親那一套,正是因為她作為一個女性身分讓我們意識到了”自己不想變成她那樣”。母親,是所有女人接觸的「第一位女性」。
相信不少女孩都從媽媽那裡接受過一些「身為女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女人要怎樣做才是對的」……種種的規勸與嘮叨。她們帶著上一輩傳給自己的教條,再把自己被現實生活折磨後的生存智慧教給女兒。她們當中有不少人的目的是希望女兒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而這些規勸與嘮叨就是自己曾吃過的虧,也可能是為了順應社會期待所做出的妥協(俗稱”認命”)。
母女二人來到被父權制馴化後的芭比世界,面對無力改善的現況,兩人驅車打算離開。女兒對於母親與芭比的放棄十分憤怒,心裡更加確定「呵呵,你們就是這樣不爭氣的女人」。但她後來卻也成為鼓勵母親回去幫助芭比的關鍵轉折,女兒的激進讓母親重拾了面對困境的勇氣。
我不禁想到許多女兒長大後會力勸母親「離婚」這件事。女兒一方面最討厭在母親身上看到”認命”,卻也是希望母親擺脫命運捉弄最強大的支持者。
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也曾經是一位青春洋溢、對未來懷抱夢想的女孩。身為女兒的人卻鮮少知道這一路以來她經歷過多少矛盾掙扎,多少迂迴妥協才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普通又悲哀。電影中,媽媽有感而發的那段台詞不僅僅作為喚醒芭比的警世咒語,更可以視為是她對自己過往人生的一次靈魂扣問。母親的覺醒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換來的,不是網路上的雞湯,更不是被他人灌輸的口號。
這些”經驗談”成功喚醒了芭比們,女兒終於見識到母親不為人知的一面。她對女兒說:「如果真實的我就是這樣暗黑、悲憤又普通呢?」女兒給她一個理解的微笑:「我覺得那樣很酷。」
露絲‧漢德勒告訴芭比:「我創造出妳,不是因為要給妳一個結局」。意思是說,妳想成為什麼人,妳自己可以決定。
女性主義的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身為女人,我們以及我們的上一代、上上一代,甚至是未來的一代都將走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侷限,當然也有自己的突破。女兒對母親的質疑與嫌棄,便是建立在過去的侷限與當下的突破中。
露絲對芭比說:「母親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女兒回頭看時,知道自己走了多遠。」
母女的傳承便是如此,母親不必趕上女兒的進步,女兒不必憎恨母親的畫地自限。妳走得越遠,表示妳離她所代表的陳腐的體制也就越遠。她曾經無法跨越的鴻溝,妳不但已經跨過去了,還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芭比為什麼沒有愛上肯尼?
電影《芭比》中讓人驚喜的橋段很多,除了影評中提及的,以及前篇貼文所探討的「母女傳承」之外,還有一處隱藏細節讓我陷入思考,即「芭比為什麼沒有愛上肯尼?」
這是一部沒有吻戲卻有著非常顯著男女主角設置的女性向電影。
我把這個問題放在限動時得到一些回應,多數人說是因為「肯尼很油膩,肯尼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肯尼後來變得很討厭又自大,所以芭比是不會愛上這種男人的」。
這些回覆令人會心一笑,多多少少來自於個人的心境傳達。希望說出這些話的女生能牢記於心,戀愛時回頭看看自己,因為肯尼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演為愛失心瘋的女人。
只是我認為這些並非答案(至少不是我認為的正確解讀)。
在芭比世界,芭比與肯尼是「官配」,是被「原始造物者」美泰兒玩具公司強行拉在一起的CP。於是我們可以視為,美泰兒是上帝,在芭比伊甸園中創造了芭比,然後再取芭比的一根肋骨延伸出了肯尼這個附屬品,如同亞當與夏娃,只是性別倒置。
在”正常的情況”下,認定男人與女人要相愛,可是電影裡,芭比始終沒有愛上過肯尼,倒是肯尼一直索取親親被打槍,他愛芭比嗎?未必,他只是「被設定要愛芭比」,如同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異性戀才正常,於是《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才要不斷催眠自己,在牆壁上寫下”我是女生我愛男生”。
我不得不這樣想──《芭比》電影中沒有明確指出芭比本人的「性取向」,在她成為人類以後也沒有揭密,因為她才剛剛開啟探索自己身體的第一步。因此,芭比可以不愛男人,她可能也許愛的是女人。這一開放式的情節,讓我又驚又喜(也和劇情中他們還是玩偶時沒有性癥相呼應,對性取向還沒有產生意識)。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確認自己的性取向,或者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過性取向的翻轉(原本愛異性後來變成同性)。之前討論《盛夏未來》這部電影時,有人曾質疑最後男女主角的那一吻很多餘,是為了滿足異性戀觀眾的討好畫面。但我卻不這樣認為,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裡,那一吻別具意義,因為那一吻可以認定「她愛他,但他愛他」。
嚴格來說,我的初吻對象不是男生,而是女生。小時候扮家家酒,我與鄰居女孩一起玩,性早熟讓我對所謂的「親密接觸」充滿想像,於是提出想要吻她的要求。那時我12-13歲左右,距離我真正吻到一位男孩,還有四年的時間。
這四年的時間裡,我既不討厭女生也不討厭男生,但無法非常肯定我愛女生還是愛男生,而跟我告白的人裡面,有女生也有男生。直到我跟一個男孩子真正肢體碰觸,真正接過吻,我才肯定了自己異性戀的身分。
後來也有同性戀的朋友跟我說,倘若有一位妳非常喜歡的女生在那時候初碰了開關,也許妳喜歡的是女生也說不定(只是我一直沒有遇見這個人就是了)。
女人一定要愛男人嗎?電影《芭比》給出了讓我們思考的方向,藉由芭比沒有愛上肯尼,這部戲沒有吻戲的情節,利用這個隱藏彩蛋兼容了世間所有的性取向,包含告訴我們探索性取向的重要性──”官配”不一定正確!你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喜好。
No Comments